打印本页

春风化雨培育英才 桃李芬芳星光闪耀——南阳市第十三中学建校四十周年纪实


建校四十载,育桃李万千。

四十年中,无数的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出去,享誉海内外,成为栋梁之材。

四十年中,学校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,从名不见经传到实力强大的名校。

四十年中,学校所走过的每一步,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,无不凝聚着南阳市教育局领导班子、学校历任领导、全体师生的辛勤汗水,无不承载着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目光。

风雨沧桑,春华秋实。

四十年的风雨历程,既是一部薪火相传、艰苦创业的奋斗史,又是一部满怀理想、不懈追求的发展史。

荣誉,奏响着美妙的乐章。

——2016年2月18日,南阳市第十三中学被授予“省级文明单位标兵”荣誉称号。这是该校自1995年来连续四届获得“省级文明单位”称号之后的又一殊荣,也是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唯一获此荣誉称号的单位。

——十三中先后被命名为“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”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“省教师发展学校”“省教育科研基地”“省级卫生先进单位”“省绿色学校”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”“市英语教学改革实验学校”“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”“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”“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”等共计50多项荣誉。

——历年中招考试中,十三中状元频出,更是开创了我市初中生考入西交大少年班的先河。到目前为止,累计有9名同学考入西交大少年班,在我市遥遥领先,成为南阳基础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。

抚今追昔,感慨万千。

在十三中迎来建校四十周年之际,让我们一起追寻这所学校破茧化蝶的成长历程。






    菜园地里“长”出一所名校

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,是靠精神站立的。

这种精神是一种“教育场”,是学校的“精气神”。她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,是学校群体凝聚力、向心力和战斗力的“核动力”。

“市十三中的成长,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,历经四十载风雨历程,如今长成大个,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教育情结的人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。”谈及市十三中成长史,校长程露萍心怀感激地说。在学校资料室里,程校长向记者翻开了一张张建校时的旧照片,讲述着一幕幕鲜为人知的建校故事。

1976年11月,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,南阳市革委会决定成立市第十三中学,性质为普通完中,分初、高中两部。

当时学校位置极其偏僻,校园外面是一片菜地,周围杂草丛生,校门左侧没有道路,右侧只有一条不到两米宽的弯曲小路。学校设施除一座“S”形的二层教学、办公综合楼外,其他一无所有。

艰苦的局面没有难倒广大师生,在时任校长刘康的带领下,提出了要把市十三中办成一流的学校,培养出一流的学生的宏伟目标。与此同时,学校为改善外部环境,每到雨天,校门外满地泥泞,刘康校长就带领广大师生利用学习间隙和周末,到电厂拉来一车车煤渣,铺设了一条“上学路”。院内填沟平地、清除杂草、栽树种花。同时,驻军二三零部队为学校接通了水电线路,八八零部队、电业局、军分区等单位纷纷慷慨解囊,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。

学校建立之初,仅有教师20余人,知识水平参差不齐。于是学校便采取内部修炼和外部引援两种方式,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水平。

越是艰苦,越能够激发人们斗志。老师们抱着“一定要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”的坚定信念,改进教学方法,提高教学水平,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。学校各项工作提出一个“严”字,落实一个“好”字,突出一个“快”字。

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1978年首届毕业生,全部升入高中,其中重点高中升学率31%。高中部郭天一同学(曾任《解放军报》主任编辑,著名记者,其先进事迹被各大媒体报道。)以南阳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被解放军测绘学院录取。1981年12月,经过层层考核,市十三中被定为首批“地级重点初中”。1984年中招,升入重点高中102人,中专分数线以上19人(当时中专分数线高于一中分数线),总成绩位居全市榜首,是年10月被市政府授予“文明学校”荣誉称号。

至此,学校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心城区开始崭露头角。听着程校长的娓娓道来,让人惊叹不已。



    九门学科八科在全市第一

1986年,刘康校长光荣退休,经过选拔,闫保瑞由市二中调入市十三中担任校长。上任伊始,他便确立了以德育教育为根基、规范制度为保障、课堂教学为中心、精细落实为关键的办学思想。

“德育教育为根基。”闫保瑞校长认为,学校教育的根基在于德育教育。于是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了《德育工作计划》,邀请老红军担任校外辅导员给同学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等。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学习观,成为健康成长的重要推动力。为有章可循,当时,学校还先后完善修订了《班主任工作评价办法》、《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》、《文明班级评选标准》等十余项校级管理制度。

“不落实,再好的制度也是水中花、镜中月。”闫保瑞校长深知这一点,因此,对于学校制度要求的事情,一点都不含糊。他率先垂范,每天早晨,他总是第一个到学校,站在门口迎接老师。每一个黄昏,他又站在门口,送师生们一个个离开。同时,学校在全市率先探索对工作目标进行分解,实施量化管理、浮动工资制,促进各项工作大幅前进。

就1992年这一年,800多人次在国家、省、市竞赛中获奖,其中包括团中央“读书活动一等奖”、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、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。这一年,中招九门学科八科在全市第一,一科第二。

1994年中招,仅升入一中的人数就多达107人,占据当年一中招生计划的半壁江山。1995年10月,十三中被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省级文明单位”荣誉称号,自此,开启了二十余载的“省级文明单位”荣誉之旅。




   
竞争择优制激活一池春水

站在逸夫楼前,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。“这还得感谢时任校长魏长聚,为改善教学条件,他带领广大教师克难攻坚,多方筹措资金,建起了这座现代化的逸夫办公楼,使学校的基础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。”程校长由衷地说。

2001年8月,常华由市一中调到市十三中担任校长。为了快速改变局面,使学校进入良性发展轨道,常华到任后即确立了“以人为本,依法治校”的办学方向,大力加强三风(校风、教风、学风)建设,深化教育改革,狠抓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。紧紧抓住办学要素中的“师资、生源、管理”做文章,以新课程改革、英语教改为先导,以“结构工资制”和“校本培训”为突破口,实施科学管理、科研兴校。

立足课堂,积极教改。在常华的带领下,学校首先从英语课堂改革入手,改变传统的“满堂灌”,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,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取得显著成效。英语教学成绩连年名列榜首,市十三中也因此被授予南阳市唯一的“英语教学改革实验学校”称号。

完善评价机制,激发内部活力。为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,建立对教师公平、公正的评价机制。市十三中在南阳率先对单位用人制度进行改革,建立起“能上能下、竞争择优”的用人制度,形成了“多劳多得,优质多得”的管理制度,实行中层竞聘和全员聘任制,按需设岗、以岗定薪、先薪后人,分层次双向选择,层层聘任,充分激发了内部活力。

加强校本培训,关注教师终身发展。为了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,学校从2002年暑假开始进行校本培训。校本培训分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两种形式,寒暑假分别用一周时间进行集中培训,平时利用教研、业余时间进行分散培训。校本培训本着针对性、示范性等原则,将教师的教学、学习、研究、实践融合在一起,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,解决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。通过3年的校本培训和自主研修,教师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,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
教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,针对就近划片入学、生源参差不齐的现实,常华主持申报了国家级课题《初中生不良习惯的成因及对策》,并进行深入研究,学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、中小学对接交流,强化起始年级规范管理和人性化管理,不断纠正学生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,初步实现了立足学区,再造优质生源的目标。学校参与国家级课题子课题《城市初中教师心理素质调查研究》,以非智力因素对师生的影响和教师的心理健康为主线,把集中辅导、集体教研和个人终身学习结合起来,把教学实践、校本课程开发和教科研工作融为一体,使学习型学校初具规模,教师的素质得到优化。

通过全体教职工的艰苦努力,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,一年一个台阶,一中及其他重点示范性高中录取率连年全市领先。学校先后荣获“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”,“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实验学校”,河南省首批、南阳市唯一省级“教师发展学校”,南阳市唯一一所“英语教学改革实验学校”,连续第三次蝉联“省级文明单位”。




       少年大学生星光熠熠生辉

状元频出,少年大学生星光闪耀,中考一中上线率稳居全市前列。这正是程露萍担任校长以来所打造的“十三中现象”。

2009年5月17日,喜讯传来。市十三中学子宋维幸经过层层选拔,从数千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,被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录取,开创了我市初中生考入大学少年班的先河。七年来,市十三中先后有9名同学被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录取,是目前我市考入数量最多的学校。尤其是2011年,王诗卉、郑舒赛二位同学不仅同时被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录取,还双双夺得当年中考状元。2015年,李佳依、朱明哲、付子初三位同学同时被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录取,成为广为传颂的佳话。

2009年9月,因工作需要,常华调回市一中工作,程露萍接任市十三中校长,成为学校发展历程中唯一的女校长,也是唯一一位校内产生的校长。她从一名数学教师,到班主任、教导主任、业务校长。因为爱学生,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老师;因为爱事业,她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管理者。她时刻关注教学,一心扑在教学上,只要不外出学习,其他时间都坚守在学校,大部分时间是坐在教室后面专注的听课。

“校长提出的教育三观点,耐用,见效。”教师王传洋兴奋地告诉记者。

——“初中生的教育本质上还是养成教育”。程露萍校长把养成教育放在教育管理首要位置,将七年级定为“习惯养成年”,并将养成教育贯穿整个初中三年。通过教育专家、教师、优秀家长、优秀学生讲座以及家长会、观看养成教育视频等多种方式落实养成教育。同时,不断优化军训形式及内容,在军训中融入《中学生守则》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》,创造性的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,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,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、生活习惯。

——“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教师的发展”。程露萍校长高度重视教师发展工作,采用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的方法提升教师素养。利用校本培训这一平台邀请教育专家、学者为广大教师充电,先后多次邀请我市知名学者聂振弢、刘景键,市教科所长景国成、西峡一高校长杨文普等到校讲座。同时派遣优秀老师代表远到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郑州等地学习,近到西峡五里桥初中交流学习“三疑三探”教学方法。

大批青年教师充实了市十三中的教学力量,为了使他们更快地融入,担当重任,学校专门成立了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,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。每一位青年教师都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结成师徒,每周至少听师父两节课。通过青年教师入门课、汇报课、优质课等竞赛活动,有效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。

——“学校不仅是学习的殿堂也是生活的乐园”。校园生活多姿多彩,运动会、歌咏比赛、辩论会、朗诵会、广播站的精彩广播等,学生们每次参加活动,都高兴得像一只只快乐小鸟。学校还成立了《苗圃》校报小记者团、辩论爱好者俱乐部、学校篮球队等校级、班级社团、兴趣小组,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。

“我们要让孩子离开学校的时候,不仅带走丰富的知识,还要留下美好的回忆。”程校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。在2016年中招考试中,市十三中再创辉煌。文化课全市前十名十三中占4人,全市前二十名占10人,总分超过一中分数线435人,超过五中分数线699人,超过二中、八中分数线1293人,各高分段人数及比率在全市依然遥遥领先,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




   
南北校区比翼齐飞创辉煌

2013年3月经市政府同意,市教育局决定将市二十八中并入市十三中,成立市十三中北校区,纳入市十三中的统一管理。

学校南北校区进行统一管理,实行南北人员交流,教师打通使用,全方位、多层次地加强两个校区间的教学教研交流,以达到学科教学的优势互补、优秀文化的深度融合,逐步实行教学同步、管理同步,人员统一调配,两校区同步提升。

三年来,北校区教学质量,连年大幅度提升,在合并当年,中招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人数就达到2012年的4倍,教学质量评估在全市的位次提升了一百多名;2014年一中录取16人,八中以上录取94人;2015年一中上线30人,八中以上录取143人; 2016年北校区中招成绩再创辉煌,中考报名660人,一中上线人数达122人,八中以上录取343人。三年三大步。北校区一跃雄踞全市前列。南北校区合力,协同发展,缔造了南阳教育的又一个传奇。

如今,市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、大力扶持学校发展。学校新实验楼已经建成,新规划的教学楼和体育馆即将开工建设,教学楼建筑面积16970平方,建成后可满足60个班的教学需求。室内体育活动室建筑面积7750平方米,可满足游泳、乒乓球、篮球、体操、舞蹈等体育和艺术教学的需要。十三中北校区已然成为南阳基础教育的又一张名片。

这就是市十三中,四十载,所迈出的每一步,无不扶靠着贤达仁人的肩膀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南阳市第十三中学

发表回复